在线影院国产日韩精品_欧美日韩人成视频在线播放_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免费_日韩精品卡通动漫网站_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_欧美A∨在线中文字幕_视频区小说区校园春色激情都市自拍_好色先生app在线下载_h无码人成动漫免费看_亚洲午夜久久多人_欧美亚洲综合激情电影_亚洲av专区国产一区

2014 12月06號
陳錫文:糧食安全在中國是一個永恒課題
編輯:新農人

11月22日,教育部社科中心與中國人民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聯合舉辦了第五屆中國經濟論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我院名譽院長陳錫文同志就糧食安全問題做了主旨發(fā)言,現摘編其要點如下。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在我們學院60周年這個日子參加學校組織的研討會。就像這次研討會的題目一樣,我想這個題目是在相當長時間內,全國人民關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一個課題。我借這個機會向大家介紹一些情況,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一、我國糧食形勢

糧食安全問題在中國是一個永恒課題。因為人多,農業(yè)資源少,政府能不能處理好這件事,依然關系到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應該說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指導下,最近十余年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總體是比較好的。很多在座的同志都知道,2003年糧食總產量是8614億,到去年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2039億。也就是說,年度產量在十年之內提高了3425億斤,應該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過去十年的全球糧食增長中,中國是一個非常受人矚目的國家。這個好的態(tài)勢,應該說還在繼續(xù)延續(xù),今年沒有到年底,糧食產量的數字沒有出來,基本上可以判斷今年仍然是一個增產年。糧食產量連續(xù)十一年增長,在世界上幾乎見不到,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之所以我們有這樣的糧食安全形勢,正像剛才幾位老師介紹的情況,還有我們的校友和唐忠院長在發(fā)言時都講到的:由于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農業(yè)的發(fā)展,趕不上需求的增長。因此,這些年來,一方面,國內糧食大量地增長;另外一方面,國外的進口也在迅猛地增加。去年中國糧食的進口,包括大豆,接近1700億斤,這個進口量相當于黑龍江和遼寧兩個省的產量。大家知道,黑龍江是產量第一大省,遼寧省也是主產區(qū)之一,一個是1200多億,一個是1400多億斤,這個進口數量是相當驚人的。進口最主要的是大豆,去年大豆進口6383萬噸。很多在座同志都知道,全球一年大豆產量兩億五千萬噸,能用于國際貿易的大豆沒有超過一億噸,其中6383萬噸進口到中國來,也就是說全球的大豆65%是中國買的。除了糧食之外,一些其他的最重要的農產品,無非是糧棉油糖奶肉這六大產品,現在每一樣都需要進口。我們去年還進口了922萬噸食用植物油,進口了450萬噸棉花,進口了455萬噸食糖,此外還進口了180多萬噸乳制品和55萬噸牛羊肉,58萬噸豬肉。確實作為這么一個農業(yè)大國,很多農產品的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還是要進口這么多農產品。由此來考慮,我們的糧食安全還是面臨著很多的新情況和新挑戰(zhàn)。應該說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本意中也包括著國際貿易,包括著如何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所以進口一些也是正常的。除了大豆、植物油、棉花,其他產品的進口量所占比重并不算很高。特別是谷物,我們去年8400多萬噸的糧食進口中,谷物進口只有1358萬噸,占國家產量的比重2.6%,就這個數量上來講,我覺得并沒有什么大的危險。

二、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應該看到新的情況正在出現,很多的新情況是我們前所未遇的,因此我們對它的研究,對他的準備都是不足的,這些問題我覺得都是當前需要大家用心努力研究的問題。第一個大問題是,價格天花板剛才我點到的農產品不僅在數量上有進口,更重要的是價格上我們大大地高于國際市場。這對未來的農業(yè)整個產業(yè)的安全,構成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比如說,剛才我講到谷物的價格,基本上比國際市場高15%到30%;比如說大米,現在從越南進口的米,大概在三千三百塊錢一噸到港的完稅價格,我們自己同樣的米在市場上是三千八到三千九,每一噸米比人家高出五百到六百塊錢,一斤價格就要高出兩毛五到三毛;小麥的進口價格大概是在一千八到兩千之間,我們自己的批發(fā)價格是兩千四。玉米的進口價格原則上不會超過一千八,但是實際上我們國內的玉米和小麥價格是倒掛的。小麥的批發(fā)價格還低一點,玉米的批發(fā)價格更高。所以差不多每噸的谷物差價都要在八百到六百塊錢的樣子,這么一個水平。大豆到港的進口價格是大概四千塊錢,而我們今年對黑龍江提出的目標價格是四千八百塊錢,一噸高出了八百塊錢。植物油中的菜籽油,從國際市場上進口的生菜籽大概是一噸三千七,我們的臨時收入價五千一。棉花進口通常在每噸一萬四左右,今年對新疆實行的目標價格是一萬九千八。肉類價格也是這樣,肉類價格差不多比人家高出一倍,到岸完稅的牛羊肉價格每噸不會超過三萬,現在市場上買到的牛羊肉價格不會低于六萬;豬肉的價格,一般來說進口價格是一萬兩千塊錢一噸,我們自己市場上希望買到的好一點的豬肉大概是不會低于三萬塊錢一噸。所以說這個局面表明了中國農業(yè)雖然有可能不斷增加自己的產量,但是由于各種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們成本高,效益低,因此在價格上沒有足夠的競爭力,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威脅。現在需要研究的是這些重要的農產品,所謂的敏感產品,像稻谷、小麥、玉米、棉花和糖這五個品種有關的關稅配額,如果超過了配額以后再進口,當然關稅會提起來。從1%的關稅提到40%、50%,甚至是65%。這需要測算一下按照我們現在的生產方式繼續(xù)去增產這些農產品的話,大概到哪一個時間點,我們國內的價格會高于實行配額外關稅后的價格,估計大概是五到七年。也就是說五到七年以后,即便是國外的農產品按照WTO規(guī)則征收高關稅,進來也比我們便宜,那個時候會構成非常大的威脅,特別是對農業(yè)這個產業(yè),對農民的收入。所以這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zhàn)。

第二個大挑戰(zhàn)是補貼等政策空間已基本用完農業(yè)生產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資收入上漲的背景下,農業(yè)生產的成本在快速上升。去年有關部門對三種谷物,加上大豆這四樣產品進行測算,平均每畝地產值是1039元錢,凈收入是682塊錢。這682塊錢既包括農民自己的工資,也包括了農民的利潤。這個凈收益去年和前年相比下降了2.4%。農業(yè)的物質成本和服務費用都明顯上漲,尤其是服務費用大概增長了8%~10%,這是非常大的一塊增長。對于農民來說,從他自己和自己比,每畝地的凈收益在減少;和外出務工相比,682塊錢的純收入,大概打工五到七天就可以了。所以相對而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就上不來。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當然你要去保障糧食安全的難度就很大。但是你要想進一步提高對農業(yè)的支持保護,對農業(yè)的價格支撐,難度就非常大了。除了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之外,最主要的我們是WTO的成員,微量支持只有8.5%,幾個敏感品種,就是糧食作物、棉花、糖這些最重要的農產品,這類產品的補貼額要和他自身產值掛鉤。我們別的都不算,一年對于糧食的補貼額1700個億,12000斤的糧食,總產值是多少,一塊兩毛五一斤來算的話,總產值大概是15000多億元,1700億的補貼大概超過10%了,完成補貼的空間基本上滿了。棉花的補貼,如果今年目標價格19800元,和國際市場價格差五千塊錢以上由政府來補貼的話,一萬四補五千,你算算這個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補貼的政策。我也知道美國的一些棉商和企業(yè)正在策劃著向WTO提出我們棉花補貼超額的問題。所以,對于農民來說覺得價格低,對消費者來說又擔心價格高,對政府來說受WTO規(guī)則的限制,在政策的空間上越來越有限,這是第二個看法。我講的第一個國際市場的價格,某種程度對國內價格形成的天花板,天花板在不斷地壓下來,而我們國內生產成本是一個地板,地板在不斷地上升,我們在其中用農業(yè)政策的空間在逐步縮小。

第三個大挑戰(zhàn)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嚴重.三個方面是長期以來我們?yōu)榱吮U铣燥?,為了追求產量,對農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破壞,剛才幾位老師也提到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應該說農業(yè)的成就不小,但是生態(tài)環(huán)境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我們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一年使用的化肥折成存量是800萬噸,去年同樣的環(huán)境已經達到了5900萬噸,你想還是這么多地,投入的化肥增長這么多,這個地怎么好得了?每年使用的農藥,基本上這幾年在180萬噸左右。農業(yè)部門測算的結果,真正用于作物防病防害的也就是30%,其他的70%都噴灑到地上,揮發(fā)到空中了,造成的污染也很嚴重。第三個是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人家稱之為白色革命,確實對北方地區(qū),高旱地區(qū)作物生長,延長生長期有積極的作用,每年使用的420萬噸薄膜,能夠回收的不到140萬噸,每年有1000萬噸薄膜的碎片殘留在土壤中,大家知道中重度污染的重金屬,中重度污染的耕地面積是5000萬,造成嚴重地下水漏斗的全國是22萬平方公里。這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持續(xù)下去,那么眼前可能還能過,但是路會越走越糟。第四個挑戰(zhàn)是如何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所以我說這三大挑戰(zhàn)我們已經無可避免。必須直面這樣的挑戰(zhàn),努力去攻克這些難題。還有一條是從中國現在的發(fā)展階段來看,農民的群體發(fā)生了很大的分化。大家知道,我們大概按照年齡16~65歲勞動年齡計算,去年農村整個勞動年齡人口有五億九千萬人,其中真正從事生產勞動的大概是五億四千萬人,現在已經有兩億七千三百萬人不從事農業(yè)生產了,在農業(yè)生產中從事直接的勞動大概兩億四千萬人,幾乎每一個家庭的收入都是多元化的。這種就業(yè)和收入的多元化對于增加農民家庭收入,成員的收入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對于政府制定政策來說難度非常大。比如說,我們?yōu)榱酥С旨Z食生產就要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但是每一個家庭的收入是來自于各個方面的。這個構成決定了對糧食生產越來越不利。去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8896元,大概是一個什么結構呢?去年是具有標志性的一年,第一次出現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超過了家庭經營收入。去年在8896塊錢的人均收入中,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達到了45.3%,而家庭經營收入只占42.6%。這是第一次家庭經營收入比不過工資性收入,所以你也可以看出來,未來農民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去追求工資性收入的增長。但是,第二個重大標志性的變化是,去年是第一次農民人均收入中來自種植業(yè)的收入占純收入的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去年農民來自種植業(yè)的收入只占24.6%。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政策,尤其是對待糧食的政策,補貼也好,價格支持也好,現在你面對的局面是只對農民收入中的不到四分之一的那一塊在使勁。那么說句實在話,對普通農民來說,這點勁你用上面他可能看不上眼,他更多的收入不在這。但是,也有很多情況也在發(fā)生新的變化,經濟增長從高速進入了新高速,經濟發(fā)展進入了新常態(tài)之后,有一些情況需要我們做長期的觀察。比如說早的時候,30年前,鄧小平同志說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包括我在內,我們做研究,當時認為中國農民找到一條增長收入的道路了。結果十年之后到90年代中期,原來意義上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幾乎已經全軍覆沒,不復存在,但是農民的收入還在增加。我想從我們現在的情況看,現在第一位農民收入從占比看,最高的是工資性收入,因此農村勞動力會大量不斷的轉移,這個情況目前也在起變化,農村勞動力向非農業(yè)向城鎮(zhèn)的轉移,規(guī)模還在增加,但是每年增長的幅度,明顯的縮小。2001年的時候,農民外出就業(yè)勞動力的增長幅度,比上一年增加5.4%,到2011年這個增幅就降到4.4%,2012年降到2.9,2013年降到2.4,今年前九個月,外出農民工數量的增幅只有1%,估計全年會退到1%以下。上半年增加1.8%,前九個月只增長1%,所以這個速度看起來到年內還會下。如果說今后一段時間,農業(yè)外部的收入有所減少,而農業(yè)內部的收入難以增長,農民增收會陷入一個巨大的困境。

三、下一步改革舉措說來說去,糧食增產也好,國家糧食安全也好,離開了農民的積極性,一切都是空談,所以現在要從最根本的方面研究一些如何調動農民積極性,如何保障國家安全的重大措施。去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在這個文件中一共提出了336項具體的改革措施。我們捋了一下,其中大約有50項左右是直接和三農有關的,大約15%是和三農有關的。這一政策措施前面我們也講到,正在陸陸續(xù)續(xù)出臺。很多同志也跟我說,三中全會開完了,2014年應該是改革元年,但是好像很多事沒有動。其實我理解,2014年是設計元年,中央提出了改革要求,到底應該怎么辦?2014年各有關部門都在做抓緊設計,到了2014年年底陸陸續(xù)續(xù)開始出臺。所以真正改革任務密集,應該是在明年。針對當前國家農業(yè)和糧食安全的形勢,國務院采取了一些重要的措施,已經出臺了一些,也有一些正在設計中。

第一個是通過體制改革,改變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要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今年對新疆的棉花和東北三省,加上內蒙古東部地區(qū)的大豆實行了目標價格轉變改革的試點,這個改革到底有沒有成效,能不能取得成功還要看。今年棉花已經開始收了,大豆還沒有正式收購。目標價格制度應該說在西方,在美國是一個很成熟的制度,就是把價格形成和政府補貼分離開,價格完全由市場來形成,至于農民的收益靠這個價格彌補不了,缺的那一塊由政府補。比如說現在新疆的棉花,政府定的棉花價格每斤批棉19800元,估計收下來的話也就是14000多,所以每一噸可能要差五千塊錢,這五千塊錢是政府的。這樣的話價格由市場形成,不會扭曲,農民按照市場價格賣,生產企業(yè)按照市場價格進。否則倒過來的問題是國內棉花按照去年是20400塊錢一噸的收購價,那么你想紡織廠就要用兩萬塊錢一噸的棉花。紡織廠進口加上稅收也就16000多,紡織廠當然用國際,通過這個辦法就可以形成均衡價格,企業(yè)就可以均衡用。稻米也是一樣,稻米的價格上不去,稻米的價格,政府每年都在提,這樣的辦法是讓市場在價格中起作用,非常重要,這個經驗在美國也非常成熟。當然(他們)現在不怎么依靠這個了,依靠農民收入的直接補貼去了,從WTO的黃項轉到綠項去補貼了,我們剛剛起用這個政策。大家很關注,有人說美國成功的經驗,為什么我們不能用。道理很簡單,美國只有二百萬農戶,我們有兩億三千萬農戶。你這個要把這個補貼都補到一家一戶算好、算準,補到農民收入這個成本的代價大概多少?所以現在還是試點。要總結經驗之后再進行推行。第二個是要改革補貼的方式。剛才我講到我們補了一千七百億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很多人提出意見,說你補得不準,他外出打工了,他把地流轉給我了,補貼他拿著,我種地沒有補貼,這個補貼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但是這個情況絕不那么簡單,要這么簡單的話,國務院發(fā)一個文,地轉到誰手里,補貼給到誰手里,這個問題解決了。問題是他把地轉給我的時候,我們倆討論價格,一畝地轉給我一年多少錢,如果說五百塊錢,但是一百塊錢的補貼歸他,就這么產生的價格。國務院下文了,這一百塊錢補貼必須給我,給陳錫文,那也很簡單,那行,我把地租漲起來,原來說五百塊錢,現在一百塊錢給你,現在多漲一點,漲到七百,誰也得不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補貼的改革調整確實很有難度,現在在增量方面,新增加的補貼有明確的指向性,精準補貼在起作用,這個剛剛開始。

第二個方面是中國農村內部的制度創(chuàng)新。剛才我們也有年輕校友講到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非常復雜的農村利益關系,也涉及到農村和城市,農民和農民,農民和政府之間很復雜的利益關系。土地制度改革,大的說兩塊,有一塊是農地自身,大家知道改革的基本方針已經提出來了,就是說要明晰所有權,穩(wěn)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這個基礎上不斷的去推進土地合理的流轉和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主體。還有一塊是建設性用地,包括了國家對農地的征收,農民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以及農村宅基地等。這兩塊前一塊政策已經出來了,第二塊非農業(yè)建設用地這一塊,據我所知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相關的政策措施,正在按照程序報批,快的話年內,慢的話年初,試點改革方案可以拿出來。同時還涉及到金融。三中全會提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允許抵押。你怎么個抵押法,抵押之后怎么樣規(guī)避各個方面的風險,這個有關部門也正在研究,方案準備等待報批。所以深化制度方面的改革我想會激發(fā)出更強的動力。第三個方面是農業(yè)經營體系的創(chuàng)新。在座的我想誰都能理解中國再發(fā)展,城鎮(zhèn)化水平再高,大概要搞到美國那樣,整個農村只有二百萬農戶,種二十多億畝地這個局面大概很難形成。所以中國最重要的實際上通過提高組織和加強服務的方式來增強農業(yè)的規(guī)模效應,提高他的效應。比如說到美國標準的農場去看,兩萬畝,三萬畝。(在中國),一戶人家種兩萬畝,三萬畝地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通過合作的方式有可能實現。今年我去黑龍江做了幾次考察,黑龍江三萬畝,四萬畝,五萬畝的土地都有,效益非常好。比如說我去克山縣,有一個農民股份合作制的農場,土地大家來入股,2700多戶農民把56000畝地集中起來,交給合作社經營。當然里面的程序和設計非常嚴格,非常規(guī)范,這個地方一年一季,能種的就是小麥、玉米、土豆這三樣東西,因為黑龍江屬于第三資源帶,無霜期110多天,種不了什么東西,這樣的土地耕種,去年分到922塊錢一畝,不得了。有關部門調查的糧豆每畝純收入682,黑龍江可以弄到922,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標準化作業(yè),大機械的標準化作業(y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值。不說別的,就是一條,大拖拉機深耕取代了小拖拉機,過去農戶每家用的小拖拉機耕作層是十五公分,要種土豆就只能結一層,如果用三五十馬力的中型拖拉機可以搞到25公分的耕作層,可以兩層土豆,現在550馬力大拖拉機可以搞到45公分,可以漲三層土豆。同樣一畝地,耕作方式不一樣,產量從兩千多斤提高到現在七千多,價值馬上上來了。同樣的去買化肥,買薄膜什么東西,他一出手我五萬六千畝地的跟你要,商家不僅給批發(fā)價,還給出廠價,僅僅投入這一塊一畝地省一百塊錢。而且標準化生產,大規(guī)模銷售,很多人來一個車隊過來買,一批都買走了,質量又好,比市場一般農民賣的價格高,所以又增產,又增效,又節(jié)約。到了這個收入水平,很多農民比較好,感覺比較好。當然了,這是東北,在內地很多的地方通過把土地集中,對耕種收這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解決,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我們在座的很多的朋友都知道,每年夏天的麥收,收冬小麥,農業(yè)要調動組織五十萬臺以上的聯合收割機,有三十多萬臺是跨區(qū)作業(yè)的,比如說北方最早的是河南省南陽市,丹江口那個地方,五月中旬就可以收割,但是一樣的小麥,黑龍江的中小麥,要八月底才能收,八月下旬才能收,中間有三個月時間差。有關部門組織把黑龍江的聯合收割機用火車運到河南去,一路走,一路收,一路回家,兩頭都不耽誤,還延長了糧食收割機的作業(yè)期。若是自己給自己收的話,自己家糧食收割機在家里三五天就收了,這個折舊率怎么提啊。如果跨區(qū)作業(yè),一臺聯合收割機每年的作業(yè)期可以長達70多天,所以通過這種方式在中國找到非常獨特的,通過擴大服務規(guī)模的辦法,來彌補我們土地的格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個,強調解決農業(yè)根本問題還要靠科技?,F在我們農業(yè)科技坦率說不強,很多方面的品種、大量的品種都是外國的。但是拿回來沒有科學的培育,沒有科學的種糧。黨中央國務院對種業(yè)高度重視,連續(xù)發(fā)文去推進,但是效果不是太明顯。現在大家很憂慮的是我們的良種越來越多被國際大公司控制了。剛才有老師講到了糧油的交易,ABCD四大國際糧商占據了。品種也是一個問題,比如說現在玉米的種業(yè),國際大公司現在對中國玉米種子市場占有率大概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現在玉米種有百分之十三,十四是對外的。甜菜大概是95%以上,向日葵大概是60%以上,我們的蔬菜大概要20%多,而且之前的蔬菜基本上都是過來的。我們這個體制為什么沒有活力?目前形成的這種制度,你看農業(yè)科研院所也好,大專院校也好,有能力培育新品種的學校,往往研究出一個新品種,只能批準你建一個公司,你去賣,你能賣多少錢?賣完了,這批科學家沒有做后續(xù)的研究。所以小的種業(yè)公司,數不勝數,但是真正有后勁的幾乎沒有。三年前,五年前,我們全國的種業(yè)公司達到了8700家,我們的縣有的就有兩千多,你想想搞這么多種業(yè)公司有作用嗎?后來我們做大做強,有點成效,現在已經有5200家,3500家已經被兼并掉了。但是5200家也多,還要往前走,這里面有很重要的問題,科研人員能不能到種業(yè)企業(yè)中去,無論是觀念上,制度上,收益上,這些問題都沒有根本解決。所以科研人員不愿意去企業(yè),他愿意自己搞一個小型公司,自己賣,永遠做不大。而種業(yè)公司有錢有條件,沒有人。于是這里面出來一個你就要有技術市場,技術市場要提出來就有一個大問題,農科院的專家培養(yǎng)一個品種在市場上可以賣很好的價錢,但是這個錢歸誰?人家一說你是職務研究,你個人就沒有了,個人沒有,科學家哪里來積極性。所以科研體制上現在最重要的必須推出,就是說成果創(chuàng)造者,在這個成果的銷售中他應該占的比重是多少。這個問題不解決,那么很多問題解決不了。現在我們還有試點,農科院有三家,中國農業(yè)大學有一家,提出進入資產交易的成果,應該給成果發(fā)明人不低于40%的收益權。這個積極性當然很高,這個40%到底合適不合適還要再研究。但是有了這個政策,明顯積極性大大提高。所以我想中國的農業(yè)確實面臨著很多很復雜的挑戰(zhàn)和問題,但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必須認真解決。中國這么大國家,自己不認真研究解決你的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不認真解決你的糧食安全問題,沒有人幫得了我們?,F在我們糧食產量包括大豆在內折過來,說句實在話就是一年產量六億多噸,國際市場就是把大豆和谷物裝在一起,一年的貿易量也就是三億多噸。我們再有錢,把全世界出口的糧豆都買過來也就只夠吃半年的。一定要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要求,以我為主、立足國內、增強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同時牢牢記住就是堅持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