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新農(nóng)人
從桃源縣城出發(fā),向西南十五里,進入山秀林茂的桃花源景區(qū),再行二三里,便是水溪渡口。一袋煙的工夫,便聽得擺渡老翁一聲唿哨,錨起舟行,驚起數(shù)點白鷺。從船艙望去,蒼茫江面,水汽繚繞。溯江而上,20分鐘后便可見屋舍點點,星布于白鱗洲上,同屬武陵漁村的廣福殿村就在這左岸。千里沅江自云貴高原奔騰而下,行至婉轉(zhuǎn)的湘西北丘陵,終于收斂了砯崖轉(zhuǎn)石的莽撞與豪氣。千百年來,正是這一溪活水滋潤了武陵人家“樂漁而歸”的豐收喜悅,涵蘊了“桃源深處有人家”的神秘想象。今日,前人描摹繪就的桃花源已成旅游勝地,而一江之隔的武陵漁村仍保持著部分樵村漁浦、鑿飲耕食的作息。
棄舟上岸,豁然開朗。靜謐的沅江緩緩流過,遠處山丘竹涌碧濤。二三層的現(xiàn)代小樓依山而建,散布在繁花茂樹之中。田間時有白鷺啄食,把這豐年榮景點綴成詩。
堤岸有長長的石階延伸到江邊埠頭,女人在這浣洗,身后是嬉戲的孩童。老人們坐在渡口樹下,品擂茶談閑天,看渡船往來,一趟一趟。沒有比武陵漁村更足以表征安適恬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了。
廣福殿村村中山道上鋪滿青黃色的鵝卵石,在漫長的雨季里養(yǎng)出濕滑的青苔。一路雜花生樹,遇山腰土地平曠處,便是人家。青石磚混合水泥,打開門窗,沅江竹林即在眼前。
白鱗洲獨處江心,往來皆需渡船。幾十年前,武陵漁民還用著木槳搖曳著破舊的烏篷船;如今,機械裝置已經(jīng)成為他們最基本的工具。每天晨曦未至,便有漁民、菜農(nóng)荷擔(dān),魚貫登上機器轟鳴的渡船,去對岸的早市“趕場”。
彭明強、彭明林兄弟是白鱗洲村最后的漁民,只有天氣好的時候才會出船。他們已打算在這個秋天把僅剩的幾十只鸕鶿再賣掉一些,“也許會留幾只,等以后游客多了,拍照用”。隨著傳統(tǒng)捕撈技術(shù)的淘汰,武陵漁村1000多年的漁業(yè)文明正在轉(zhuǎn)身。
傍晚,運氣好的話,能看到零落漁火撒網(wǎng)大江。回首漁村,青瓦白墻飛云檐,掩映在星星燈火里。